中国消费者协会:商家需要理性在春节期间促销预
中国消费者协会6日发布了2020年春节消费提醒,要求消费者在选择各种预付费消费方式时,要检查企业信誉,合理消费,以免遭遇不法商家的逃窜。
信息图片显示了一条满是春联和灯笼的街道。陈丽摄
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春节期间,是各种商家促销的时候了。消费者在选择美容美发、健身、洗车、社会研究、教育培训等预付费消费方式时,应充分调查企业的声誉和经营状况,特别注意其他消费者的意见,对行业中经常出现资金流失问题的企业更加警惕。理性消费,按需充值,不要盲目跟风,不要相信超低折扣宣传,以免遭遇无良商家滚钱跑。
此外,中国消费者协会还发布了其他消费提示,包括“保护个人和财产安全及个人隐私”、“购买新年商品选择正规商家和超市”、“为新年订购文明膳食”、“外出旅游防止低价陷阱”、“选择正规家政工人签署劳务协议”和“防止老年人消费作弊”。
其中,预订年夜饭或外出就餐的消费者应选择卫生和卫生部门评定的卫生安全等级在乙级以上的餐饮企业。最好对餐饮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消费明细,并对菜肴的名称和实际内容有较好的了解。供餐饮企业提前了解和确认特殊协议的消费内容。合同应说明预付款是“定金”还是“定金”,并保留购买凭证,以确保有维护权利的证据。吃饭时,要节俭和平。记住酒后不要开车,开车时不要碰酒精。
关于保护个人和财产安全及个人隐私,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别提醒消费者参与冰雪项目。他们必须选择正规的企业和安全的场馆,注意安全防护设备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条件的赛道,做好防护和保暖准备,妥善购买保险,保存好凭证。无论是旅游、购物还是就餐,都应注意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网上交易不应该随意提供个人信息,不要一看到代码就扫描,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相信“好运”和“中奖信息”。通过互联网订票时,应注意识别网站的真实性,拒绝票贩子购票,防止消费者欺诈。
关于购买老年人保健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19年发布的《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明确规定,从2020年1月起,保健食品警示条款在最小商品包装主展示布局中的比例不得低于其所在面积的20%。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应注意识别,牢记“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防止保健品的夸大和虚假宣传。孩子们也应该提醒老人提防被骗。
资料来源:中国新网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河北理财产品排行]5G为经济注入新活力 工业运行指标3月改善较明显
- [河北理财产品排行]智慧物流 e键加速(大数据观察·物流业转型发展
- [河北理财产品排行]新三板河北|安信联行申请股票终止挂牌
- [河北理财产品排行]河北新三板|同方辐照股东增持204.9万股
- [河北理财产品排行]河北A股|荣盛发展4月份签约77.83亿元
- [河北理财产品排行]张家口银行增资方案被注销
- [河北理财产品排行]苏辉:《华为讲管理》
- [河北理财产品排行]刘涛 :《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 [河北理财产品排行]河北A股上市公司2019年财报榜出炉!
- [河北理财产品排行]生活污物“秒变”有机肥 美海环保在行动